(资料图片)
作者:赵太崇
“咬耳朵、扯袖子”是对干部进行经常性管理监督的形象比喻,是从严教育干部、从严管理干部、从严监督干部的重要措施,是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干部经常开展同志式的谈心谈话,既指出缺点不足,又给予鞭策激励,多做规范言行、防微杜渐、纠偏纠错的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干部犯错误、犯重复性错误、犯大错误。奋力推动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在华夏大地精彩呈现,需要精诚团结。加强内部团结,则需要干部同志之间经常“扯袖子”。
“扯袖子”者,应胸怀宽广,为的是帮助同志。一声短暂而有力的“同志”,不仅意味着对方是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更意味着一个党员对党组织的深刻眷恋和坚定信念。对同志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扯扯对方袖子,做到早提醒、早纠正,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能哄着、护着、惯着;要本着对同志负责的态度,及时指出,真心实意帮助,而不能“当面不说,背后乱说”;要引导同志自我剖析、认真反思,逐步唤醒党员干部的党性觉悟和纪法意识,树牢“边界意识”,始终把“敬畏”二字植于心间。
“扯袖子”者,要实事求是,为的是解决问题。“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囿于片面认识与主观成见,置身事中时往往难以看清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党员要清醒地认识到“喊一声同志近一分,称一声职务隔一层”。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了这样那样“荆棘”与“挑战”,要成功跨“险滩”、越“难关”,党员彼此之间就要把对方当“镜子”,当知心“战友”,对同事说真话,讲实话,一针见血指出症结所在,真心实意帮对方解决存在的问题,帮助他把铁的纪律和规矩刻印在心上,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砥砺品质。
“扯袖子”者,当出于公心,为的是群众利益。集结号已经吹响,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是靠一人的努力,也不是靠一时的努力,而是需要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努力。每一名同志、每一个岗位都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上的零部件和螺丝钉,都不可或缺。同志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激励,做到正向发力。人人都争当主角,人人都“自带动力”,“巨轮”才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党员要坚决避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见行动、有成果,为群众创造更多福祉,以实干实绩检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成果。
(“咬耳朵、扯袖子”的释义来源于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