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年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通过“四强化”探索艾滋病扩大检测新模式,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为早发现、早管理、早治疗,有效遏制艾滋病疫情奠定坚实基础,实现全市艾滋病新发现数逐年下降。
一是强化完善全民动员主动检测管理机制。制定出台《文山市实现艾滋病防治“3个90%”和消除母婴传播工作方案》《文山市扩大检测工作方案》,完善全民主动检测管理机制,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全民动员、主动检测的良好机制,为扩大检测奠定了坚实制度保障。
二是强化建设市、乡、村三级实验室检测网络。加强艾滋病检测网络建设和检测人员业务能力培训,全市共建成各级艾滋病检测机构136个,其中中心实验室2个、替代实验室7个、乡村以及民营、高校等检测点127个,检测网络覆盖市、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为全省村级检测点最多的县(市),确保群众检测就近、就地。
三是强化提升全民主动检测意识。组建艾滋病防治巡讲团队,选拔具有演讲能力的教师、医务人员、乡镇政府工作人员、村民小组长及村医担任巡讲师,实现市、乡、村巡讲全覆盖,统一培训后开展巡讲,明确每名巡讲师每年必须完成1次以上巡讲任务。巡讲师资队伍从2017年的51人扩大到2022年的180人。每年邀请省、州专家在辖区内25所初中以上学校开展学校青少年巡讲性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将性道德、性责任、拒绝毒品等作为性健康课程主要内容,提高青年学生对艾滋病主动防范意识。
四是强化不同人群针对性检测。严格督促各级医疗机构执行艾滋病“逢血必检”,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PITC)工作;全面开展26类高危、重点、一般人群检测工作,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和病人;开展专项检测。开展在校学生的HIV检测;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检测。将艾滋病宣传教育和咨询检测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挂钩精准扶贫相结合,不断简化检测程序,扩大检测覆盖面。要求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两癌”筛查、孕产妇配偶、孕前优生等过程中,均开展HIV检测。
云南网通讯员张雷可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