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在县政务服务大厅‘办不成事’窗口工作人员指导下,我们递交相关材料后,当天就拿到了营业执照,还有公章、发票章,以及对公账户。”日前,广西南宁鸿昇会计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蒙双连为宾阳县政务服务中心的审批效率点赞。
这是宾阳县行政审批局在县政务服务中心专门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及时帮助办事群众协商解决未办成事的问题的一个缩影。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宾阳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和群众需求导向,紧盯办事流程、审批程序、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等关键环节,采取直奔“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不亮身份、不打招呼、模拟办事的方式到县政务服务中心开展暗访,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推动窗口作风建设再提升、服务再优化,全力为企业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
所谓“办不成事”,是指办事人员线上或线下提交申请材料后,未能实现成功办理、成功审批或办事人员多次来政务服务中心未能解决问题等情况。
监督检查中,县纪委监委督促县政务服务中心在一楼大厅醒目位置设立“办不成事”窗口,专门接待、专项受理,解决企业群众“办不成的事”。企业、群众可以直接向窗口的工作人员反映办不成的事,窗口人员对情况予以登记,填报《宾阳县政务服务中心解决群众“办不成事”问题工作单》,并及时提交给“办不成事”工作专班进行协商解决。群众的诉求能及时现场处理的,按照职责进行分类,形成工单派发给有关窗口立即进行处理。对一般性问题限定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及反馈;对较复杂问题,由政务服务监督管理部门召集相关部门研究分析,跟踪督促,10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反馈;对于完全无法协调解决的问题,限定在3个工作日内向问题反映人回复,说明原因,做好解释工作。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坚持对“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接到的问题线索及时跟踪监督,坚决查处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损害营商环境和群众利益的行为,让“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除了能办成事,还能反映事、监督事。对办理进度缓慢或办理结果群众不满意的事项,该县纪委监委将督促承办单位加快办理或做好答复解释;对确因政策原因不能办的情况,由县纪委监委督促各相关部门,梳理帮扶政策,最大限度帮助企业、群众解决问题,有效解决办事过程中“庸懒散拖绕”等问题。
以往,由于办事人员对要办理事项相关政策、程序不清楚,或者因为所办事项有其特殊性,属于“疑难杂症”,导致办事人员“多跑腿”“跑冤枉路”,如今,有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群众再也不用担心“办不成事”了。(廖伟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