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聚焦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加快老旧小区改造,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同时,结合民族民间文化、历史文化,赓续民族团结精神,形成了具有宁洱特色的“234”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经验。截至目前,投资2.5亿元的涉及85个老旧小区的改造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
做实“2个准备” 畅通居民诉求渠道
做实前期调查论证,找准老旧小区改造的目标方向。在明确“连片改造”的总体方向后,针对改造中涉及的大量拆临拆违矛盾纠纷等困难问题,由宁洱县住建局牵头,联合社区等部门成立改造工作专班,负责调解矛盾和动员居民参与改造。并针对老旧小区连片改造后的管理服务问题,引入物业公司和城投公司进行日常管理服务,有效解决老旧小区无人管理的问题。
(资料图)
做实政策学习研究,精心谋划包装项目。认真学习研究国家投资政策导向,提前做好土地、规划、可研、水保、环保及效益分析等前期准备工作,尽可能使谋划的项目符合入库、立项条件,及时进行申报立项,顺利进入国家、省投资支持范围,并成功申请了全国首个保障性安居工程基金2500万元。
增强“3个能力” 推进改造顺利实施
党建引领,增强群众凝聚力。在老旧小区项目建设中,成立社区党支部、住宅小区党小组、居民党员参与的工作协调服务机构,做好相关政策和改造成效宣传,广泛听取居民群众意见、建议,动员大家主动参与改造工作,形成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
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强项目建设实力。整合自有资金、专债资金、预算内资金、专项融资等资金,有效解决建设资金困难问题,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截至4月,已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资金、预算内资金3800万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基金25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4000万元;申请融资贷款1.87亿元;引进铁塔公司、燃气公司、供水公司等企业参与污水管网、电网、燃气管道、充电桩、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共计1300万元。
部门齐抓共管,增强项目建设动力。成立发改、住建、国土等部门组成的老旧小区改造领导小组,统筹推进老旧小区“空中飞线”整治、施工审批程序优化等工作,共同推进老旧小区建设。
围绕建设目标 确保“4个见效”
在硬件设施完善上见成效。通过项目实施,住房、供排水、绿化、亮化、文化娱乐等设施明显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
在物业小区治理上见成效。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建强社区、小区党组织,以政治为引领,推进政治、法治、德治、智治、自治“五治”融合的新型小区治理体系。如:采取跳出“旧区”建“新区”的思路,通过拆除部分围墙、栅栏,将凤鸣小区、利民小区和印刷厂小区融合成“新区”,统一引入物业企业进行管理,成立物业党组织、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等机构,探索构建多方共建共治的协商体系;在改造中通过建设文化墙、改造房屋外立面融入邻里友善、家风家训、民族团结、法治建设等元素,营造法治、德治的城市小区新风尚。
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上见成效。通过老旧小区改造,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活居住条件,进一步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如:通过改造利民小区物业管理中心,建设完善党群文化活动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医务室等公共服务设施;把民族团结园周边街区纳入连片改造,配建民族团结、军民共建文化展示街区,让群众共享改造红利等。
在典型引路上见成效。宁洱县紧盯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宜居茶乡”、擦亮“盟誓之城”名片的目标任务,将老旧小区连片改造和“绿美宁洱”建设、城市更新、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创建等工作同部署同推进,逐渐形成了具有宁洱特色的老旧小区改造典型经验做法。同时,宁洱县老旧小区改造的做法也获得了省委、省政府的认可,被评为云南省2022年度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优秀典型示范县。
(来源:普洱日报 宁洱县政府办 宁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编辑:罗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