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热点:李为民:以专科协作为纽带 进一步加强专病医联体建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标题:李为民:以专科协作为纽带 进一步加强专病医联体建设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3月5日讯(四川新传媒集团全国两会特别报道组记者 胡旭阳 摄影报道)3月4日,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两会时间正式开启。带着全川人民的嘱托和期望,住川全国政协委员与来自全国各地、各界别的政协委员齐聚一堂,积极参政议政。

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图片由华西医院提供)

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表示,这次带上两会的有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专病医联体建设的提案”,李为民认为以各医疗机构特色专科技术力量为支撑,以专科协作为纽带,可以进一步加强专病医联体建设。

李为民介绍,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医联体建设推进成效显著,目前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均参与医联体建设。全国专科联盟已超过5900家。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未真正有效开展双向转诊,难以显著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模式。

在李为民看来,目前,基于专科联盟的医联体结构较为松散,未能实现顺畅地上转与下转。其次,缺乏双向转诊的标准,未能根据特定疾病状况建立转诊指征。在此背景下,以专病为抓手,深化医联体高质量内涵建设,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住川全国政协委员进行讨论

分级诊疗是健康中国建设以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而医联体建设则是实现分级诊疗有序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其中,专科联盟作为医联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根据不同区域医疗机构优势专科资源,以各医疗机构特色专科技术力量为支撑,以专科协作为纽带,为重大疾病救治能力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为民介绍,早在2001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开始了医联体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目前已创新建立了华西五大医联体模式。其中,医院为实现区域专科水平同质化,于2016年启动学科联盟建设,目前已建立了血液、心脏、急诊、精神等在内39个学科联盟。联盟通过“医院搭平台、科室结对子、医生交朋友”,由医联体中三级医院的科室牵头组织,以对应专科为单元,制定区域内标准化诊疗方案,形成患者双向转诊机制。医院于2019年进一步启动专病医联体建设,在学科联盟基础上强化以具体病种为单元,目前已建立包括肺结节/肺癌、脑卒中、包虫病、肾移植、慢性肾病在内的5个专病医联体。

为解决医联体建设中的问题,李为民提出了三点建议:统一专病转诊标准,由专病水平全国领先的三级医院牵头制定专病双向转诊指标体系,形成专病医联体内针对特定专病的上转标准及下转标准。统一专病诊疗路径,牵头医院组织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探讨形成区域内专病同质化诊疗指南与专病临床路径,并在各医联体单位推广应用,实现区域内专病同质化诊疗与规范化分级协同管理。统一专病连续医疗,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多种形式互为补充,实现“三级医院业务支撑制定诊治方案,基层医院治疗、康复、随访”的区域内专病患者全程连续管理。(胡旭阳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