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你有不明原因疼痛吗?或许你应该了解一下骨质疏松症!|天天新动态

原标题:科普|你有不明原因疼痛吗?或许你应该了解一下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是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发生骨折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得了骨质疏松症会有什么危害?骨质疏松症能否预防?来了解一下吧!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


(相关资料图)

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在社区中最常见,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药物导致的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有哪些?

1.遗传因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骨量峰值50%~80%是由遗传因素决定,而且多种基因可能同时影响骨量的获得和骨转换的调控。

2.内分泌因素:①雌激素缺乏:绝经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水平低落是引起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②降钙素水平降低;③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增高;④1,25羟化维生素D3减少。

3.营养因素:饮食中蛋白质、维生素C、钙摄入不足,可促进骨质疏松的发生。

4.失用因素:老年人活动减少及骨折后石膏固定、卒中后长期卧床、关节炎所致关节畸形等原因的失用,导致肌肉萎缩,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骨密度降低。

5.其他:吸烟、酗酒、咖啡摄入过多、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均可引起本病。

如何诊断?

骨密度检测是骨折的预测指标。测量任何部位的骨密度,可以用来评估总体的骨折发生危险度;测量特定部位的骨密度可以预测局部的骨折发生的危险性。骨密度(BMD):能反映大约70%的骨强度。双能X线吸收法(DXA)——诊断金标准。

骨质疏松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因而被称为“寂静的疾病”。但随着病情进展,骨量不断丢失,骨微结构破坏,患者会出现骨痛、脊柱变形,甚至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等后果,部分患者没有临床症状,仅在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等严重并发症后才被诊断为骨质疏松。

1.骨痛:骨质疏松患者常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尤其是腰部和背部的疼痛,部分患者出现全身骨痛。由骨质疏松导致的疼痛会通过脊柱向两侧部位延伸,长时间的行走或者是负重活动时疼痛会明显加重,并可能伴有肌肉痉挛,甚至活动受限。

2.脊柱变形: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因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出现身高变矮或驼背等脊柱畸形。多发性胸椎压缩性骨折可导致胸廓畸形,甚至影响心肺功能。严重的腰椎压缩性骨折可能会导致腹部脏器功能异常,引起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低等不适。

3.骨折:非外伤或轻微外伤即可发生骨折,多为脆性骨折。骨折是骨质疏松引起的严重并发症,骨量降低和骨组织的破坏都会使骨头的脆弱性增加,关节处难以承受自身重量,从而导致骨折。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多出现在胸腰椎、肋骨。髋部等部位,骨质疏松患者在日常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骨折,需要特别注意。

如何管理疼痛?

1.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避免过多接触凉水,宜用温水,天气变化时注意增减衣物,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可缓解疼痛。

2.转移注意力: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减少疼痛的刺激感觉,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将注意力转移。如听音乐、绘画等。

3疼痛教育:正确、客观地掌握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知识,建立良好的健康态度及积极的适应性行为,保持身心放松。

怎样选择止痛药?

骨质疏松症引起的疼痛非常常见,但首先应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对骨质疏松性疼痛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止痛药物不推荐为骨质疏松症的常规用药,如必要时可适当选用,所以正确地认识并管理疼痛非常重要。

如疼痛评分为1~3分,属于轻度疼痛,无骨折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首选非药物治疗。客观认识并接受疼痛,学会正确的自我疼痛管理方法,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如患者仍自觉疼痛不能忍受,可适当选择非甾体抗炎药。此类药物有一定止痛作用,但不推荐为常规用药,使用时需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而对已发生骨折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应考虑非药物及药物(降钙素)治疗的联合应用,减轻疼痛。如疼痛评分为4~6分, 则属于中度疼痛,必要时可选择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曲马多)治疗;如疼痛评分为7~10分,则属于重度疼痛,必要时可选择阿片类(如吗啡)和非甾体抗炎药物。但是辅助镇痛药物的主要作用是减轻疼痛,且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对骨代谢有负面影响,尤其是阿片类药物具有成瘾性,一般情况下不推荐为常规用药。持久性疼痛如非药物治疗无效时,可以选择药物及非药物两种疗法联合治疗。以上药物的选择均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用药,切勿盲目选择。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1.规律锻炼: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的最重要的一步,因为骨骼的成长是在与外界的不断对抗中发生的,外界给的阻力越大,骨骼会越强壮,这点我们可以从专业运动员身上看出来。建议的运动有走路、慢跑、跳舞、体操等。

2.饮食:日常食物中含钙量较高的食物有大豆、牛奶等,应该注意补充。饮食中应多选择含钙量丰富的食物,如乳制品、贝壳类、坚果类等食物。以确保足够的钙以及维生素D的摄入。。咖啡、酒、茶等可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和刺激破骨细胞的活性,导致骨丢失,因而避免过量引用。

3.戒烟、戒酒,增加户外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很重要,维生素D的激活离不开阳光,所以晒太阳可促进钙的吸收,适当的运动能保持肌力和肌张力,不断的肌肉收缩能刺激骨生长,抑制骨吸收,增加骨量和骨强度。

4.预防跌倒:跌倒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损伤,预防跌倒对老年患者尤为重要。

作者:上海市同仁医院 顾志俭

(顾志俭记者刘轶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