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医院急诊科的坚守——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 天天百事通

寒冬至,疫病虐!当新冠疫情来袭与昆明降温双双而至,挑战的是广大市民,医院又何尝不在过关。在这段特殊时期,昆明市延安医院急诊医学科每天收治的患者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门诊量每天在200人以上,而且,同以往不同的是,收治的患者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是急危重患者,大部分患者既往有基础疾病,然后一大部分是高龄患者,急诊科面临着救治量和救治难度迅速上升的挑战。但是,急诊科也要面对医护人员感染疫情纷纷病倒,大量减员的实情。此时的急诊医学科,完全是在超负荷运转,但是,每天交班的时候,科主任郝丽都在说同一句话:“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走进急诊医学科,听急诊人口述这段特殊时期的特殊坚守!

急诊科救人是第一位

面对如此多的患者,特别是急危重症患者,急诊科郝丽主任介绍:我们把患者分为四级,一级是濒危患者,相当危重,二级是危重患者,三级是急症患者,四级轻一点。我们优先处理危重患者。

目前,昆明市延安医院急诊科每天的危重患者在80个以上,急诊科给危重患者开通了绿色通道,就是指——来了就第一时间接诊,不再像平时先挂号再诊疗。只要到了分诊台,一旦分诊为危重病人,第一时间就送到抢救室进行抢救治疗。我们同时还实施了“先抢救后付费”,都是优先抢救,过后再让家属去缴费。

这段时间,很多危重患者呈现出低氧、呼吸困难的情况,生命体征不平稳,甚至严重的时候意识也不清楚,我们都要在第一时间给患者开通静脉通道,给予氧疗,必要的话还要使用呼吸机。特别是原本就有基础疾病,比如心衰、脑梗,还有糖尿病人酮症酸中毒昏迷这些患者,我们在处理新冠导致的肺部感染以外,还要考虑基础疾病这一块,从诊疗水平上也是一种挑战,但是,急诊科始终秉持救治患者是第一位的!

支援的力量

大家都说的,近段时间医院压力太大了,但实际的压力是难以想象的。

周一,李汝红院长雷打不动和新冠医疗救治专班负责人召开每日例会,协调解决当前问题,急诊科郝丽主任在会上哭了。郝丽主任是在新冠疫情刚开始时,可以为了抢救疑似阳性患者生命,脱下阻碍自己抢救操作防护护具,被称为“钢铁医生”的人。在这个会上,她哭了。“我觉得很感动,急诊科减员那么明显,其他科室也是很多人上不了班,但是,各个科室还想办法要来支援我们急诊科!”郝丽主任的这番话,让大家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就是延安医院团结的力量。

新冠医疗救治主要由内科科室承担,现在,心内科、神经内科、全科医学、神经外科、内分泌科、眼科都派员到急诊科支援!医务部也在每天协调各科室,做好病床分配,让急诊患者更快流转。医院领导班子也到急诊科,查看患者收治、工作运转、物资保障等情况,同时,为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亲切慰问。医院向急诊科提供了5台无创呼吸机。院党委及工会也发放了N95口罩、酒精等防护用品。

周二的晨会上,郝丽主任对在岗的医务人员说:“现在的疫情,对于急诊科就是一种考验,别的科室来支援我们,我们要感激他们,我们只能以我们自己的爱和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

急诊科的繁忙

面对大量减员,急诊科只能调整排班,从原来的每天三个班次,调整到每天两个班次,每个班次要连续上班12个小时。实际上,每个人每天上班都不低于15个小时,因为到了下班的点,还要把自己班上没时间写的病历写完,把今天没有做完的事做完。

近段时间,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一旦进入工作岗位,可以这样描述,没有一点时间去喝水或者上厕所,“刚想站起来去上个卫生间,发现不可能,因为又有病人送进来了,我不可能把病人丢在一边自己跑掉吧,就这样不停地接、不停地接,真是真的很不容易!”

“我在急诊科19年,这段时间是我上过最难上的班,原来急诊科的患者也很多,但从来没达医务人员连卫生间都上不了,或者已经过了下班时间两三个小时都不能下班的情况!”

急诊科医生李婧,在忙着上前抢救患者的时候滑了一跤,导致撕脱骨折,这种情况应该要休息一个月的,但她才休息了一个星期就强烈要求回来上班,她说:“大家那么辛苦,怎么能因为不小心摔一跤就休息?”刚回来上班,公公就过世了,她陪同丈夫回老家奔丧,才三天时间又赶回来上班。

急诊的护理人员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病人数量的急增让他们不敢休息,连坐下来脱帽子和口罩吃饭的时间也变得紧张起来,“中午和晚上,吃饭都没时间。”即使感染后,休息一到两天又会迅速地回归岗,尽自己的一份力,他们无暇顾及自己的家庭,坚守在抗疫一线只为更多家庭的团圆。

我们的医务人员也有父母、妻儿,很多的家人也正在生病,但是,为了工作,只能选择愧疚家人,成全大义。即使自己发烧倒下,都只能15个小时的班上完,默默地在更衣室里流泪,因为一天的繁忙已经让他们说不出话来,但是,他们身上也会疼痛啊!

家属的致歉和温情

急诊科郝丽医生说:“这段时间,我们收治的患者真的太多了,有120送来的,有家属自己开车送来的,甚至是110送来的,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应收尽收。”

有时候,看着患者情况不好,在没床的情况下,我们也顾不得那么多,在患者身下垫个垫子,就赶快跪在地上抢救,做心肺复苏,甚至是气管插管。因为我们抢救的病人,其他病人可能就会被搁置住。

这天,急诊科如常地接诊着络绎不绝的患者,有个患者家属反复过来问他们要等到什么时候。等了半小时以后,他也有点着急了,情绪一下子激动起来:“医生,你什么态度,为什么还不安排?”当时,我们安抚了他,后来,抢救完别的患者,很快把他家的老人安顿下来。在急诊科亲眼看了医务人员的辛苦后,第二天,他找到我,诚恳地说:“医生,我错了!我当时太激动了,你们也太辛苦了,看着你们这个样子,我们应该理解你们!”

“有时候,我真的觉得我们的人民真的很善良。我们遇到在抢救危重患者的时候,迟迟不见好转,家属对我们说,医生,我们能接受的,你们已经尽力了,把你们的精力让给下一个有希望能抢救过来的人吧!”这个时候,患者及家属的温情总是能感动正在咬牙坚持的急诊人,但是,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能放弃,我们的医务人员始终在全力以赴!

这个冬天很冷,但这个冬天也很有希望,因为一个又一个的医务工作者,正在舍己为人,咬紧牙关,挑战极限,始终遵循“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精神,向为了夺取胜利顽强斗争!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必将胜利!

昆明市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陈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