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郑州8月1日电(记者李丽静)7月份,国家发布夏粮生产数据,其中,小麦产量虽略有下滑,但仍处在较高水平,实现了丰收。有关专家认为,进入8月,小麦市场收购力度逐步减弱,且消费形势难随之提升,市场利多因素并不明显,潜在利空因素并未消失,小麦行情转弱可能性较大。
小麦价格窄幅波动 芽麦受热捧
(资料图片)
国内主产区麦价窄幅波动,芽麦价格略有上涨。7月份,主产区小麦行情维持窄幅波动运行态势,企业根据到货情况和品质指标灵活调整收购价格。据市场信息,至月末,主产区企业对标准品质小麦的挂牌收购价格主要集中在2760-2830元/吨区间,相比上月同期略增20元;对于芽麦(30%左右)的收购价格多集中在2440-2480元/吨区间,月环比提升约40元。
芽麦价格涨幅明显高于标准品质小麦的涨幅,反映出其在加工使用中用途多样性的优势:不仅可以用作饲料加工,或加工成工业用胶原料,在经过整理和筛选后还可以加工成一些专用粉用作食品原料。
从贸易角度看,今年更多的贸易盈利机会来自于芽麦的购销。如果按照小麦的国家标准评价,不完善粒超过10%的小麦被认定为“等外品”,那么不同“出芽率”的小麦在价格方面的差异,让跨区域调运、跨行业使用、跨周期存放等环节中的“差值”成为贸易盈利。
面粉麸皮弱势下跌 企业开机率偏低
7月份,受消费形势和供需关系影响,国内面粉及麸皮价格都出现不同程度走低,制粉企业困难依旧。
月末,主产区30粉主流出厂价格在3240元/吨左右,60粉市场平均价格在3120元/吨左右,月环比均下降约40元。气候湿热不便于存管、正值暑期大宗消费低迷等原因是面粉价格走弱的主要原因。
麸皮价格继续下跌,并跌至2000元/吨之下。月末主产区麸皮出厂平均价格在1960元左右,月环比下跌约60元。麸皮价格走低,一方面和饲用养殖企业采购了大量的芽麦用作饲料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也和生猪养殖形势低迷有关。次粉价格基本稳定,主流出厂价格在2540元/吨左右。
由于下游消费低迷,制粉企业开机率普遍处于年内较低水平。根据有关方面对大中小微等不同类型的样本企业调查,如果仅计算口粮用粉生产,主产区平均开机率在39%。根据产成品出厂价格测算,制粉企业吨加工的理论营收处于亏损状态。
看多不做多 预计后期麦价弱势运行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研究预测部的有关专家认为,结合当前的市场供需形势以及后期的影响因素,对于标准品质的小麦来说,7、8月份的价格走势或形成一个“弧形顶”,即:在7月份,小麦价格窄幅缓步提升,而进入8月份后或呈窄幅缓步下滑的走势。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推动行情上行的收购动力在逐步减弱。无论是对于各级国有粮食库的储备轮换,还是企业常规的加工用粮备货,在经过6、7月份的收购后,采购计划多数完成大半,8月份后多进入扫尾阶段,继续提价收购的意愿不强。
二是终端消费羸弱,短期内难以助力麦价上行。虽然7月下旬国家继续就宏观形势改善和推动市场消费做出进一步部署,但预计难以在短期内通过终端有所反映;8月下旬后大中专院校陆续开学,但国内暑期游也陆续宣告结束,增减相抵,预计不会对面粉消费带来更多的增量机会。
三是市场预期的主流是“看多不做多”。虽然市场参与者依旧能找出多条在后期能够推动麦价上涨的因素,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旧是谨小慎微,甚至是通过价格调整、品质严控、反向售出等方式来测试当前价格的韧性和弹性。
四是同类谷物商品的供需形势也会干扰小麦的价格走势。部分地区的玉米在8月份后会有少量上市,如果价格合适,还是会吸引不少中小饲料加工企业和养殖户进行采购,这虽然不会对小麦形成直接的“利空”,但会干扰市场的判断;7月末,饲用稻谷投拍的“传言”再起,而且时间明确、数量具体、底价清晰,如果所传情况属实,虽然对华北地区的小麦行情影响不大,但也无可能推升麦价。
基于上述情况,专家预计8月份国内主产区标准品质小麦价格或继续围绕2800元/吨水平弱势运行,低于2800元价格的地区或将有所扩大。
编辑:郭洲洋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