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热文:从“排队购房”到“排队售房”,楼市将行“下坡路”?深度剖析

从“排队购房”到“排队售房”,楼市将行“下坡路”?深度剖析

根据上海易居地产研究院2023年8月4日发布的《易居快报之全国主要城市二手房库存报告》,截至7月底,60个城市的二手房库存量共计296.8万套,其中重庆有154万套,天津有15万套,沈阳有146万套。另外,20个城市的二手房去化时间都超过一年,其中深圳、东莞等城市的去化时间更是高达18.6%以上。可以看出,重庆、天津、沈阳三个城市由于有着相对稳定的住房制度,特别是经济适用房的供给,所以价格上涨的幅度并不大。其实,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排队买房”变成了“排队卖房”,这说明房地产市场也不是一潭死水。

为什么以往会出现“排队买房”的现象?


【资料图】

房屋也属于一种日用品,它往往受到人口、经济、政策等三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人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对住房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而城市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供不应求的矛盾就会导致房价上涨。

其次,是经济。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的收入水平也越高,购买力也就越强。而在中国,由于历史原因,房产不仅是一种居住用品,也是一种投资品。许多人认为房价只涨不跌,所以把房产作为一种保值增值的手段。而且,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人们更倾向于把钱投入到实物资产中,以防止货币贬值。例如,根据中央银行的一次调研数据,目前全国城市家庭的人均拥有1.5套房,也就是说大约有6千万套房是属于投资性住房的。

最后,在购房政策方面,具体包含了交易政策和金融政策两个内容。交易政策是从以前的不限购变成了现在的限购。这是为了遏制投机炒房,保障刚需购房者的权益。但是,限购政策也会造成一些负面效应,比如抬高房价、增加黑市交易、刺激短期需求等。在金融政策上,不管是开发商还是个人,都有更多的途径可以获得贷款,银行对房屋的估价比较高,有时候对开发商操作的零首付也会视而不见,这实际上是银行对人们信用的一种放水,最后也会造成人们纷纷选择买房,即便贷款期限达30年、利息超过本金也会毫不犹豫。

为何再次出现了“排队卖房”的现象?

链家的二手房市场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国内十大城市的二手房市场上,已有一百二十万套以上的房源,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上的房源越来越多,各大地产商也都在进行着“价格战”,他们不再是单纯地追求利润,而是以降价来换取更多的销量。为什么会有人“排队卖房”呢?让我们听听专家们的分析吧。

同时,房地产行业的数据也显示,投资性住房并不适合长期持有,截至2023年年底,100座城市的住房库存已经超过了5亿平米,以2023年每个月1亿4千万平米的成交量来看,想要全部卖完,最快也要三个月的时间,而考虑到一年中会有十五亿-二十亿平米的新增供应,五亿平米的长期库存将会持续很久,有些城市(特别是地级市)的库存压力会更大,在房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住房供需失衡,这也就说明,这种商品住房在短时间内很难成为“稀缺”的存在,所以,投资性住房大量流入市场并不奇怪。

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