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港股上市Biotech企业加科思发布公告,基于资产组合与战略决策原因,艾伯维退回加科思的自研创新药SHP2抑制剂的全球权益。双方约定,将在180天内根据协议进行有序交接。
艾伯维退货的消息传出后,截至2023年7月5日下午4点,加科思股价大跌25%,市值仅有36亿港币。
调整管线,降本增效
(资料图片)
公开资料显示,这项合作开始于2020年5月,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SHP2抑制剂,具体包括JAB-3068和JAB-3312。加科思将收到最多8.1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其中包括4500万美元的首付款。此前,加科思还于2021年6月收到了第一笔里程碑付款,约2000万美元。
这已经不是艾伯维今年第一次终止研发。在今年一季度财报中,艾伯维披露终止开发TNF ADC ABBV-154。3月27日,CytomX Therapeutics在公布2022年财报的同时宣布,已与艾伯维终止关于CX-2029(条件激活CD71 ADC)的合作。
实际上,调整管线,集中资源投入到高价值的领域,是全球药企的共同选择。
根据艾伯维2023年一季报,第一季度总收入122.25亿美元,同比下跌9.7%。其中,修美乐(阿达木单抗)收入仅35.41亿美元,同比下滑25.2%;伊布替尼同样下滑25.2%,第一季度收入8.78亿美元。
随着首个美国仿制药-安进生物类似药Amjevita在美上市,修美乐或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因此,对于艾伯维来说,通过裁撤低价值管线,优化业务布局,提高盈利能力,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寻找下一个王牌
如何平稳度过修美乐的专利断崖过渡期?艾伯维CEO Rick Gonzalez其实早有打算。
在第一季度,虽然两款王牌产品的收入出现下滑,但是,自免领域另两款产品IL-23单抗Skyrizi(瑞莎珠单抗)和口服JAK1抑制剂Rinvoq(乌帕替尼)增势喜人,分别同比增长44.7%和47.5%,达到13.6和6.86亿美元。
有分析机构统计,Skyrizi是全球所有获批上市IL-23 p19单抗中适应证数量最多的产品,并且其上市的第二年销售额就已经超过了修美乐的第三年,极具“药王”潜力。
除了这两款产品,艾伯维还有庞大的临床管线。2023年,艾伯维管线中约有50款新分子实体药物,240余项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与此同时,艾伯维仍在通过并购寻找新的“潜力股”。
Rick Gonzalez表示:“这些平衡的业绩使我们有信心提高全年指引,我们认为关键资产有很多机会推动长期业绩增长。”
来源:思齐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