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银“金融卫士”:阻截三起网络电信诈骗_世界热头条

投资理财产品年回报率高达15%,还能按月支取本息?


(相关资料图)

付3万元定金就可成为经理,获得高额收益?

手机短视频里,几小盒保健品就要卖3万?

这些都是骗人的!

近日,贵州银行火眼金睛的“金融卫士”,成功阻截三起网络电信诈骗,帮助客户及时止损。

发现可疑交易,她立马拨打客户电话

前不久,贵州银行遵义凤冈支行运营主管施青青发现,客户孙老伯账户交易异常。上报后,支行立即致电孙老伯。

“孙老伯,您好,我是贵州银行遵义凤冈支行运营主管施青青,我们发现您的账户异常,有可能是电信诈骗。”

“什么?你们不是骗子吧?”

“您可以来支行网点,我们当面给您讲解。”

1个小时后,孙老伯来到支行找到施青青。原来,前段时间,孙老伯接到一个推销电话,对方自称是获得了金融牌照的合法金融公司,并向他推荐了一款年回报率高达15%的“投资理财产品”,并且可以按月支取本息。

如此“优质”的理财产品,让孙老伯心动了。他还跟着公司工作人员上门考察。“公司里摆着很多奖牌奖状,我觉得应该可信。”

在公司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孙老伯在不知名的金融平台注册了账户,并绑定银行卡,试着投资5万元。在连续3个月都可以按比例正常支取本息的情况下,他又准备追加10万元。恰巧这时,他接到支行的电话。

“那些所谓的高回报、高收益投资,都是骗局。”施青青分析,骗子通过制作虚假网页、搭建虚假交易平台,以高回报、高收益诱使受害人投资所谓的贵金属、期货、现货、理财产品等,进行虚假交易,进而将被害人投入的资金转走,导致被害人被骗。

孙老伯此时确信自己遭到了电信诈骗。施青青现场帮助孙老伯拨打报警电话,并将他在贵州银行开立的银行卡进行非柜面控制,避免孙老伯遭受更大经济损失。

警方到达支行了解情况后,经过排查发现,该金融机构联系人电话无法接通,金融机构办公楼已人去楼空。

“还好你们联系我,不然我又要损失10万块钱啊!”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您以后也可以常来,我们会不定期开展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小课堂。”

“来来来,以后一定经常来学知识,防诈骗。”

识破保健品骗局

近日,张女士来到贵州银行铜仁碧江支行要求转账3万元。

大堂经理带领张女士前往自助设备区协助转账,转账过程中,大堂经理发现收款账户开户行为外省地方银行,这让她立即警觉起来。

通过仔细询问,原来,收款方为“某保健品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女士并不认识对方,只是偶然进入该“保健品集团公司”的产品代理群。入群之后就有人三天两头给她打电话,诱导她成为区域代理经理,并声称因名额有限,可以先付3万定金为其预留名额。

大堂经理怀疑张女士遭到了诈骗,并向她普及“保健品骗局”等常见诈骗手段。最终,张女士放弃转账,对大堂经理为其挽回损失表示真诚感谢。

成功劝阻“顽固”老人

不久前,一位老人来到遵义洗马路支行。

“我要取钱,取3万,麻烦快点儿。”

“好的,请您跟我来。您这么着急是有什么急事儿吗?”

“快递员在外面等着我付款呢。”

“快递员?”

“我买的药,货到付款。”

听到这里,大堂经理立即警觉起来,将老人请到贵宾室休息,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前些天,老人在手机短视频上看到一款保健品,卖家声称该保健品有奇效。保健品几小盒就要3万元。老人虽然觉得有些贵,但看到视频里保健品使用者的现身说法,让他觉得为了健康值得,于是立即打电话下单。保健品是货到付款,老人不会手机支付,只能来银行取现金。

大堂经理觉得事有蹊跷,随即拨打保健品公司电话,但多次拨打都无法接通。“老人家,您这是遇到诈骗了。”

然而老人一开始并不相信自己被骗,“视频里说得清清楚楚,那么多人都吃这个药治好病了。还能是假的?”

大堂经理心生一计,“用案例打败案例”。“您看,我这里有很多跟您情况类似的被骗案例。”大堂经理打开国家反诈APP,给老人看警示视频。随后,大堂经理进一步为老人普及相关知识,又想办法联系老人女儿一同劝说,老人最终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联系快递员将药物退回平台。

“我父亲特别固执,之前他让我帮他买广告里的保健品,我就说这些不可信,没想到他自己悄悄买了。这次还要感谢你们的警觉和耐心,避免他上当受骗。”劝阻顽固的父亲成功,老人的女儿很感谢工作人员。(梁慧惠、陈祥、陈顺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