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融融春色伴书香,暮霭烟台话传承。日前,一场主题为“传承”的“榕检·好青年”研学平台暨检察师徒沙龙第一期活动,在“福州古厝”检察保护教育基地举行,来自福州市检察机关的40余名检察“师徒”、青年干警齐聚一堂,共话如何做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接力。
小辩论里展朝气,大主题中见思考。活动在以“保护古厝与市政建设何者为先”为题的论辩中开场,有“检察工作要聚焦于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城市发展的根与魂”等观点的碰撞,也有“保护对象应当属于历史建筑或传统风貌建筑”“严复先生故居郎官巷的开发与保护”等实践案例的解读,更有“发挥数字福州优势,让古厝在数字世界留存”创新的解决方案,辩手们旁征博引、精彩攻防,展示了检察青年过硬的业务和青春风采,赢得了阵阵掌声。
“看似简单的法条考验的是公益诉讼检察官智慧”“实现全方位守护才是守护公益的要义所在”“团队配合要有明晰的职责、系统的分析、直面的勇气”……导师们从司法理念、办案实务、论辩技巧等方面,紧扣题干又跳出题干的精彩剖析,使青年干警受益匪浅。
聚焦政治引导、业务指导、品德督导。围绕源于福州市检察机关“德艺传承 扶育英才”高级检察官传帮带活动的“传承”,在分享交流环节,学员们认真思考,从“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中汲取力量。
“直到现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入党申请书的内容,时不时回顾、自省初心使命。”针对青年干警的感悟与疑问,导师们从政治意识的树立、担当作为的坚持、检察衣钵的传承等方面,结合检察生涯的经历给出诚恳的建议。
“检察事业的发展,一代代检察人的成长,赓续血脉精神、弘扬品德作风,离不开‘老检察’对青年干警的传承。”结合导师学员的交流情况,福州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傅建飞从四个方面畅谈了对“传承”的感悟。
一要传承“读书”。要开卷有益,在读书中接受新知识,提升自我认知,修正发现错误,实现“观照自我”。要志在圣贤,读出一本书的境界,读出一本书的目标,向圣贤看齐,立志成为圣贤。要力求“四到”,以读书“眼到、口到、心到、手到”为目标,将“读书”变成改造自我、完善自我的内心追求和生活方式。要行万里路,走出院门、接地气,走进百姓生活,以百姓之心为心,真正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二要传承“政治”。青年干警要牢记检察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福州检察干警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师徒要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共同研讨理论;要结合个人实际和工作情况,互相探讨交流,加强理解认识,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细。
三要传承“业务”。多办案历练,师傅要在日常办案中传授经验,在思想教育中帮助提升,在为人处世中带领成长。多探讨交流,扩大学习交流范围,从本院同部门间师徒结对,进一步拓展到不同部门师徒结对、跨市县层级师徒结对。多实地调研,围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结合检察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以成为一名优秀检察干警为目标,力求做到常识、学识、见识、胆识“四识”俱全。
四要传承“作风”。锚定明确目标,师傅要从领军人才培养的角度,帮助徒弟规划成长目标路径,激发争先动力。弘扬真抓实干,坚决做到求真务实、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解决现实问题,不摆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恪守清正廉洁,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让家庭成为拒腐防变、永葆本色的最坚实可靠的后方阵地。涵养善良品格,青年干警要通过师徒传承,体悟中华尊师重教文化、匠人匠心精神,保持善良感恩之心。(郭三维 危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