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泸州市泸县政协积极动员、精心组织、强化责任,努力推动政协委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广大政协委员依托“有事来协商”“双助”“委员联系村(社区)”等履职平台,助力解决群众在春耕备耕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办成了一大批民生实事。
委员集中下基层 履职尽责助春耕
阳春三月,正是春耕生产的重要时节。泸县政协将助力春耕作为履职“大事”,组织委员深入田间地头全面了解农户备耕情况,协调解决农资保供、生产灌溉用水等方面需求,听民意、解民忧。
(资料图片)
泸县政协将全县20个镇(街道)分成五个片区,每名主席会议成员联系一个片区。由政协主席会议成员牵头,带领农业、水利等行业委员到各镇(街道)集中调研春耕备耕情况。每到一处,都详细了解种子、化肥、农药的储备情况,撂荒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及水利设施建设情况,询问村社干部和村民在春耕生产中的困难,并及时协调有关部门解决。
3月以来,泸县政协认真梳理走访调研发现的问题,积极纳入“有事来协商”“双助”等平台加以解决,并通过社情民意信息、提案等形式向上级反映,助力解决泸县奇峰镇玉田村产业园灌溉项目等涉及春耕资金、技术、用水等问题30余个;上报社情民意信息等建议10余条,其中《关于强化调水储水保春耕的建议》被市政协以专报形式呈送市委、市政府,对助力春耕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协“有事来协商” 村民饮水不再难
泸县毗卢镇毛楼村,地理位置偏远,很难与本镇供水管网连接,因此未开通自来水,导致群众用水十分不便。毗卢镇政协联络站将助力解决毛楼村自来水问题列入2023年重点任务。按照委员联系村(社区)方案,县政协委员、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卢兴红联系毛楼村,他和联络站同志一道深入供水公司和村民家中走访调研,收集各方意见建议,认真研究措施办法,力求尽快实现供水。经过深入调研论证、多方协调争取,最终确定了从毗邻的立石镇“借水入村”的供水方案。
经过前期充分的协调准备,今年2月底,“有事来协商”毛楼村安装自来水协商会正式召开。镇政协联络站、联村委员、水利部门、供水企业、村两委、村民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开通自来水的资金渠道、管道安装、水费收取、技术服务和管理维护等进行协商并达成共识,立即开展建设施工,全村2000多名群众用水难题得以解决。
一张清单管到底 双管齐下为民生
政协委员为群众办实事正逐一开展。泸县政协各专委会、各镇(街道)联络站和广大政协委员围绕《2023年镇(街道)政协工作任务清单》,进村入户,走访调研,聚力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
为激励广大委员发挥优势、履职尽责,泸县政协建立了委员联系村(社区)制度,将334名县政协委员联系全县305个村(社区)。“政协委员到村后,如何多为基层办实事好事是我们一直探索的课题。我们从两方面双管齐下,一是抓履职能力建设,提升委员履职本领;二是下达任务清单,明确目标任务,让履职更加精准高效。”泸县政协副主席薛颖介绍。
2月下旬,泸县召开镇(街道)政协联络站会议,开展履职业务培训,印发《2023年镇(街道)政协工作任务清单》,清单式部署年度工作,系统地指明了政协工作该干什么、该怎么干,工作方向更明晰、目标更具体、措施更有力。
委员助力“馨空间” 小区上演“蝶变记”
“最近,我们小区建设了‘红邻·馨空间’,设有党建活动室、老年儿童活动区、‘共享休息驿站’‘五社服务中心’,并入驻‘非遗’传习所、‘社区法庭’等,居民不出小区就可享受各种公共服务,小区已经成为周边群众争相参观的‘明星小区’。”泸县玉蟾街道玉蝉国际城小区业委会委员王朝文面带笑容,介绍着小区的喜人变化。
然而,过去的玉蝉国际城可没这么“高大上”,杂乱小区如何华丽蝶变成“明星小区”?
这一切要从去年1月的走访调研说起……玉蟾街道政协联络站在日常走访中发现小区存在的问题,了解了居民急于求变的愿望。县政协委员,玉蟾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协委员联络站站长庞文强和联系社区委员共同商量,下决心帮居民解决难题。他们发现小区每幢底楼100平方米左右的架空层闲置,堆满杂物,便建议业委会将闲置公共空间打造成为老年活动、儿童游乐、公共阅读、运动休闲、便民服务等活动场所。
政协委员和小区业委会共同努力,争取组织、文旅、法院等有关部门支持,盘活五个单元楼栋约600平方米的架空层,截至今年3月底,已成功打造出集党建群建、养老托幼、休闲娱乐、新业态驿站等“5+N”功能为一体的“红邻·馨空间”。利用“小空间”,提供“大服务”,实现了小区更宜居、服务更高效、居民更幸福。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今年前三个月,全体县政协委员不辱使命,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办成了一大批实事好事。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以委员联村办实事为抓手,以助力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为重点,推进政协工作不断向基层延伸,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应有贡献。”泸县政协主席吴雪松表示。(王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