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高铁线上的“蜘蛛侠”。
中原高铁线上的“蜘蛛侠”。
(资料图片)
中原高铁线上的“蜘蛛侠”。
中原高铁线上的“蜘蛛侠”。
中原高铁线上的“蜘蛛侠”。
中原高铁线上的“蜘蛛侠”。
中原高铁线上的“蜘蛛侠”。
中原高铁线上的“蜘蛛侠”。
中原高铁线上的“蜘蛛侠”。
2月18日23时,在郑州东高铁基础设施段接触网维修队开封驻点,13辆施工车辆一字排开,承载着90多名高铁“蜘蛛侠”有序向外驶出,前往30公里外的施工作业地点,这也意味着新一天的夜间“天窗”作业马上就要开始了。
“根据检修计划安排,今天我们将对郑徐高铁鸿宝线路所至开封北区间上下行K517+093-K521+110接触网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以及缺陷处理,春运虽然结束了,但我们不能有一点放松,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让我们的供电设备始终处于安全稳定状态。”在前往作业现场的路上,接触网维修队队长贾豪威通过对讲机,再次向各个作业组强调要严格落实标准化作业程序。
“地线一组已到位、地线二组已到位……”
“接触网维修队作业人员、工机具和材料已清点完毕,防护已全部到位,申请进网上道作业!”
“作业命令已下达,区间无车,准许进网上道。请注意安全!”
2月19日0时10分,在郑徐高铁S69、S70、S71、S72四处作业门,接触网维修队各个作业小组在调度命令下达后,快速携带作业工机具上桥前往预定作业地点。
组装梯车、确认杆号、抬竖梯车、攀爬上杆、检查测量、调整开关……现场作业人员分工明确、有条不紊的展开了各项作业。
“开封方向,梯车移动,好,停!”
“郑州方向,梯车移动,下一个定位!”
从现场作业人员的默契程度和作业过程上不难看出,这是一支经验丰富、能征善战的“王牌队伍”。
这时,工具材料的“合奏声”、检修人员的脚步声、对讲机不时响起的通讯声一起共鸣,让检修的“夜曲”在凌晨的高铁线路上优雅飘扬。
“润启、书辰,一定要按照检修标准进行作业,重点检查接触线电连接线夹是否入槽、压接是否牢固,电连接线有无散股、断股、烧伤等现象,驰度是否符合要求……”
“鹏飞、浩铭,弹性吊索线夹处回头外露为20 mm,偏差不允许超过±5 mm,一定要检查清楚,该调整的要及时调整……”
“好嘞,放心吧工长,执行作业标准咱绝不含糊!”团员青年赵书辰虽然上班没几年,但在作业中早就成为一把好手了,回答工长的提醒也显得底气十足。
一工区工长王御龙作为现场盯控人员,对分管的作业组人员时不时的进行提醒,紧绷的神经一刻也不放松,他知道,大兵团作业,组织上要更加科学严谨,作业中卡控要更加严格,这样才能保证作业人员的劳动人身安全和施工作业的质量。
因为在区间作业,周边都是田地,过了凌晨2点以后,桥上渐渐地起风了,温度也骤降了下来,寒气透过鞋底席卷全身,把人冻得直哆嗦。然而,这些对接触网维修队的作业人员来讲,早就习以为常了,只见他们紧了紧衣领,手上的工作一刻也没有停下,眼神依旧全神贯注、作业仍然一丝不苟,检修现场反而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没有经历过是无法体会的,这么冷的天,他们却干得满身是汗。
“因为从事的是高空作业,要在接触网上攀来爬去进行检修,我们高铁接触网工往往被大家称为高铁‘蜘蛛侠’,现在想想还真挺形象的!我觉得这也是大家对我们这个职业的认可。”提到自己的职业,职工岳涌泉的脸上满是骄傲与自豪。
“第一组已按计划完成检修任务、第二组已按计划完成检修任务……”凌晨3时20分,对讲机里相继传来了各作业组完成作业的报告声,这次检修作业也接近了尾声。
“各组清点人员工机具,确认现场无遗漏,准备下道。”即使已近凌晨4时,大家仍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之处,不给现场留下任何安全隐患。
凌晨4时30分的公路上,由一辆辆施工车辆组成的车队鱼贯而行,车上的“蜘蛛侠”们,有的在看着沿途的窗外,有的闭着眼睛假寐,有的在小声交流工作得失,返程的路上,也是他们在紧张有序的施工作业后,难得的放松和小憩的时光。
平凡而伟大。正因为有着他们夜以继日的付出,才有了高铁安全运行的保障,春运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这些可爱的高铁“蜘蛛侠”却始终在线,始终在每一个夜幕下默默地守护着中原高铁的安全畅通。(郑州东高铁基础设施段 陈伟 贾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