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播报:长沙县2022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星沙大景。莫湘雄摄

稳居2022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5位,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6位,营商环境位居全国第7位,连续3年获得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五星评价……翻开2022年的发展“成绩单”,长沙县工业经济实现逆势稳增、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外贸外资迅猛增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时间站在又一个终点和起点的交接处,长沙县聚焦“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推动县域经济在高体量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而长沙县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有几组耐人寻味的辩证关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稳”与“进”

“稳中求进”是连续多年的经济发展主基调。长沙县的“稳中求进”是在进取而不是保守、主动而不是消极、迎难而上而不是畏难退缩中实现的,“稳”与“进”之间相互统一。

连日来,位于长沙自贸临空区的长沙黄花井贝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这个总投资约5亿元的项目,按计划将于2024年初建成。

长沙县充分发挥“自贸区、临空区、经开区、会展区、综保区”叠加的平台优势,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动力,不断做强原有优势产业,持续培育现代新兴产业。

1至11月,长沙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同比增长8.9%、6.8%、3.3%,增速位居四区县前列。全县268个市重大项目预计完成投资714亿元,投资完成率达到136.8%。2个项目进入省“四个十大”,4个项目进入市“五个十大”。三一智联重卡、蓝思科技视窗触控玻璃面板、山河工业城(三期)等制造业重点项目完成既定投资任务,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长赣高铁湖南段启动仪式在长沙县隆重举行。

“内”与“外”

长沙县顺应改革大局、对标国际一流、创新工作举措,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为不靠海不沿边的内陆城市树立了“对外开放”的生动范例。

畅通物流,寻求替代,保证供应链稳定;推出帮扶政策,缓解企业资金、订单难题;强化技术攻关,提升产品竞争力……长沙县政银企等多方合力,多措并举,助力外贸进出口实现稳定发展。

“在长沙县商务局的指导下,我们办理了RCEP原产地证明,为通关和享受关税减免带来了非常大的方便。”日前,长沙南方钽铌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感慨。

逆势下的长沙县外贸出口,化危为机迎来新曙光。新开通航线4条,对非贸易额超过30亿元。设立全国首个RCEP县级企业服务中心,湖南首家跨境电商新零售综合体友阿跨境荟启动试运营,自贸临空区获得全省第一张中药材进口注册批件。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累计举办建博会、智能制造博览会、农博会等重大展会27场,成功承办“首届大国工匠论坛”等重大会议。

开放,已经成为长沙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引擎。2022年,全县预计完成外贸进出口额1232.3亿元,同比增长24.99%,获评全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先进县(市区)。

“破”与“立”

回望2022年,唯有科技创新是推动长沙县经济二次腾飞的翅膀。

长沙县为率先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瞄准产业、技术、人才、平台“四个制高点”,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六大计划”,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034家,同比增长30.88%,位居省市前列。培育市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5家,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37个,其中国家级平台9个。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将为长沙县抢占科技制高点、催生高新技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关键支撑和发展动能。

今年以来,长沙县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喜讯频传:多项智造关键核心技术攀向行业制高点,获批全国首个省级“5G+工业互联网”先导区;设立湖南首家博士创新创业园,成功打造6个国家级企业创新中心;国家耐盐碱水稻种业研究中心成功落户;松雅湖国际科学城和三一科学城加快建设;长沙县明月好望谷环保产业科创中心顺利开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在实施“强省会”战略中,长沙县始终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不断优化人才工作格局,持续深化人才工作机制,着力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凝聚起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

长沙县出台“1+1+N”人才新政及配套实施办法,高标准建设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签约引进26名博士入职县内机关事业单位,县区人才总量达30万人;市高层次人才达613人,占全市总量的1/4。

“加”与“减”

减少办事流程,提升办事效率,增加更多便利和优惠……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背后,是长沙县立足“创新突破”的使命与担当。

11月3日,万科松湖天地项目在同一天完成总图审批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从方案通过到拿到预售许可证,仅仅用了12天时间,审批一路绿灯!”长沙万科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沙县政府在项目审批上给予的支持让我们信心倍增!”

12月15日,《长沙县营商环境4.0版实施方案》正式发布。长沙县聚焦7大方面、20项重点任务、70条具体举措,全力打造县营商环境4.0版。

审批做“减法”,服务则要做“加法”。近年来,长沙县坚持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从提效能、优服务、强监管等全面发力,先后实施营商环境1.0、2.0、3.0改革。从2019年的“简政放权”、2020年的“指标突破”、2021年的“流程再造”,再到如今以“激发活力”为主题的营商环境4.0版实施方案发布,实现营商环境制度改革迭代升级。

“营商环境有温度,项目建设才有速度。”长沙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全县全面吹响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号角,全县各部门共同发力,全速打造审批更快、成本更低、服务更优、效率更高的营商环境4.0版本。大力开展“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推出一系列培育市场主体政策。提质改造县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企业开办“1+N套餐”。

截至10月底,长沙县登记市场主体达18.9万户,比2021年底净增长15.24%。与3年前比,商事登记主体增加近5万户,净增量增幅连续7年保持在10%以上。

2022年,长沙县一路逆势突围,2023年,长沙县将迈步从头越。砥砺前行,不负重托,长沙县将持续以高质量发展谱写新征程答卷。(盛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