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古代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而在怀远县魏庄镇方坝村,小菊花已经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在方坝村某合作社的花卉大棚里,村民正在加紧采摘盛开的菊花,翠绿的花茎上除了绽放的白菊外,还有刚刚生长出来的花苞。
“这个大棚种植了12万株白菊,像这种大棚,我们这还有700多个,一个人一天就能采几千支。”村民张梅英介绍到。十分钟内,张梅英已经将面前的菊花采摘完毕,据了解,这个大棚里的菊花是在三个月前栽种的,通过控制大棚温度和施肥力度来决定菊花绽放和采摘的时间。
几年前,怀远县魏庄镇方坝村某合作社负责人方福堂还是一名沪漂,作为一名没有学历的残疾人,方福堂的求职之路并不好走,一个偶然的机会,方福堂了解到蚌埠菊花在上海的市场价格高,供不应求。
“每年冬季,菊花在市场上都供不应求,今年单支白菊的批发价已经超过8毛钱。”方福堂说。
找准了致富路,方福堂开始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去年一年,方福堂的合作社收入超过150万元。小菊花绽放成为了“致富花”,也让村民们体会到“上班就在家门口,挣钱顾家两相宜”的美好田园生活。
菊花让村民尝到了产业振兴的甜头,也打开了村集体发展的思路。截至目前,方坝村菊花种植面积已超过700亩,村内低保户由原先的130多户降至70多户。
“我们打算下一步把我们方坝村这个花卉产业发展到3000多亩,一直达到我们预定的目标。相信在这个产业的带动下,我们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会达到一个更高的标准,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怀远县魏庄镇方坝村村支部书记方清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方坝村紧扣产业,以菊为媒,种植一片菊花,发展一个产业,链接一批农户,富裕一方百姓,不仅开出了美好乡村的靓丽风景,更开出了乡村振兴的大好前景,真正实现了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 (邵琦 沈迪)